俄罗斯这些年跟西方闹得挺僵,尤其是从2022年2月那场乌克兰冲突爆发后,美国和欧洲那边就下手狠了,各种制裁轮番上阵。
话说回来,这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,早从2014年克里米亚那时候就开始了,但2022年以后规模大了好几倍。
欧盟从2013年零制裁,到2025年已经堆了2500多项,主要瞄准能源、金融和科技领域。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是命根子,本来欧洲是最大买家,每年光天然气就卖1500亿立方米以上,通过北溪、亚马尔-欧洲管道啥的。
现在呢,欧洲国家跟着美国步伐,禁了进口,价格上限卡在60美元一桶,还禁了关键设备出口。结果俄罗斯的油气收入掉了不少,据英国外交部估算,从2022到2025年2月,光原油税收就少收1540亿美元。
展开剩余84%俄罗斯那边硬扛着,用影子船队绕道卖油给印度和中国,乌拉尔原油价格经常超上限,但整体经济还是吃紧,卢布贬值,通胀上蹿。
制裁最狠的地方在能源设备上。俄罗斯的天然气项目,比如北极液化天然气2号(Arctic LNG 2),本来靠德国西门子和美国通用电气的燃气轮机,这些玩意儿是核心,负责压缩和发电。
2022年入侵后,西门子他们撤了,不卖了。法国也退出了北溪管道合作,那管道本来是俄法战略协议,现在炸了不说,资金和技术全卡壳。
俄罗斯的诺瓦泰克公司项目停摆展鵬配资,亚马尔半岛和鄂毕湾那些地方,冬天零下50度,设备要求高,没轮机就没法运转。
俄罗斯自己以前是燃气轮机大国,上世纪技术顶尖,但这些年依赖进口,没走自主路子,现在后悔也晚了。
专家说,制裁目的是拖垮俄罗斯经济,限制技术发展,让他们没法维持军费。俄罗斯撑了一年多,欧洲自己也难受,能源价涨,工业受影响,但俄罗斯转向东方了,跟中国、印度贸易猛增。
中国跟俄罗斯边境接壤,早年就是伙伴,新世纪后经贸合作更紧。2022年后,两国高层见面频繁,俄罗斯开放海参崴港口给中国用,远东开发合作加深。
中国经济飞速,需要大量能源,俄罗斯有天然气资源,正好互补。中国没跟着西方制裁,继续买俄罗斯油气,从2022到2025年8月,中国买了俄罗斯44%的煤炭出口,石油天然气也大头。
2023年5月,中船集团下属哈尔滨广瀚燃气轮机公司签协议,给Arctic LNG 2提供CGT-25D型轮机,功率25兆瓦,能扛寒冷环境。首批20台,帮俄罗斯填补空缺。
俄罗斯那边欢迎,设备运到现场,安装上压缩站,项目慢慢恢复。两国能源合作深化,俄罗斯提供廉价气,中国给资金和技术支持,形成链条。2025年,第一批液化天然气从Arctic LNG 2运到中国,合作见效。
但事儿没那么顺。俄罗斯一些专家对中方设备有顾虑。2023年下半年,圣彼得堡行业会上,能源专家尤里·梅尔尼科夫发言,说Arctic项目环境太恶劣,零下50度,中国轮机实验室测试过关,但实地验证少,市场份额小,不如德国美国货耐用。
他强调潜在风险展鵬配资,媒体传开,搞得中方有点尴尬。俄罗斯以前用西方设备习惯了,对东方货有点不放心,虽然中国技术这些年进步大,在实验阶段能适应极端条件,但国际口碑还没那么稳。
俄罗斯专家这番话像泼冷水,让援助氛围凉了半截。其实这也正常,俄罗斯长期依赖进口,现在突然换供应商,担心兼容和可靠性。项目推进时,还得改设计,因为原计划是西方涡轮,中国版容量不同,得调整基础设施。
话说回来,这事儿也给中国机会。只要设备真顶用,就能积累口碑,国际市场话语权大点。中国这些年被美国卡脖子,坚定自主研发,燃气轮机领域有突破。
俄罗斯学到教训,开始推本土生产。2024年10月,他们开发出GTD-110M型高功率轮机,第一台串联涡轮投用,能独立发展气产业,不再完全靠外人。
这突破对俄罗斯重要,摆脱西方依赖。2025年,伊朗也掺和进来,9月开始供气轮机给俄罗斯,第一台已到,替换西门子设备。
伊朗跟俄罗斯都挨制裁,能源合作加深,伊朗卖40台,市场规模上亿刀。全球南国家现在偏好“制裁-proof”的轮机,不想被西方卡。
俄罗斯经济适应制裁,转向亚洲。2022年后,对中国电力供应一度减,因为远东电厂事故和国内需求涨,但整体贸易上行。
中国买俄罗斯油气,但也谨慎,不全信俄罗斯能源稳定。2023年,中国减了两个新管道合同,现有一条减半,俄罗斯气供应一度停。
俄罗斯卖油给中国和印度,2022到2025年7月,印度买20%煤炭,石油也多。但运输成本高,欧洲炼厂不合适,得用铁路运到东方,新厂和管道建起来得时间,还容易被干扰。
俄罗斯财政吃紧,油出口收入掉,专家算过,如果价格上限降到30美元,2022到2025年7月,俄罗斯少赚1500亿欧元。欧盟不禁天然气,2025年6月还买12亿欧元,主要管道和液化气。
制裁没完全压垮俄罗斯,他们用影子 tanker绕过,俄罗斯油超上限卖了75%时间。英国估算,俄罗斯用暗船队,避开G7保险。
但这有代价,船队老旧,环境风险大,2025年9月纽约时报说,制裁让俄罗斯海运贵,扩大非法经济。俄罗斯内需涨,2024年通胀预期50%,美元120卢布。
工人短缺,得从朝鲜拉人,工厂战略项目用。政府管制紧,禁外国分析公司研究市场,只让本土80%控股的干,藏坏消息。中俄合作有深度,但也现实。
俄罗斯专家那盆冷水,没挡住合作。2025年,Arctic LNG 2产量升,中国订单增。俄罗斯本土轮机投产,伊朗供货,多元化来源。制裁让俄罗斯学聪明,自力更生加伙伴。
长远看,西方峰值制裁已到,俄罗斯能源流没停,战争资金还凑合。但欧洲转美气,俄罗斯依赖亚洲,风险移。两国携手,惠人民,但地缘博弈继续。
俄罗斯这些年折腾,经济转轨不容易。制裁咬牙扛,东方援助关键,但内部疑虑暴露依赖症。专家质疑中国货,实际反映俄罗斯技术短板。
伊朗入场,全球南合作紧,西方垄断破。2025年数据看,俄罗斯煤炭中国买44%,印度20%,土耳其11%。
欧盟买气1.1亿欧元/月,不禁天然气。俄罗斯月油气出口稳,影子船队功劳,但环境隐患大。政府延长进出口限到2025年底,应付制裁。
中国技术出口,燃气轮机成突破。俄罗斯用后反馈好,优化设计。两国签远东协议,资源互换。俄罗斯气对中国廉价,中国资金助俄脱困。专家说,制裁没止俄罗斯能源,但减速发展。俄罗斯军工脆弱,靠中国壳公司绕禁。
事儿就这样,西方禁运逼俄罗斯东转,中国援手及时,但俄方冷水泼,提醒合作现实。俄罗斯开发本土,伊朗补位,格局变。长远,俄罗斯经济韧性强,但依赖加深,风险在。
发布于:河南省永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