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今日房产宏牛操盘
住宅小区的车库一定是在地下吗?不一定了。一份旨在提升居住品质的新规上海重磅住宅新规出炉,将催生所谓“抬板住区”,即抬高小区地面,抬高后留出的地面空间,可以用来停车,可以照样实现人车分流。
01
“抬板住区”要来了
有人会问,“抬板”难道就是把地面垫高几厘米?还真不是。
简单说,抬板住区是把整个社区的“生活地面”像搭平台一样架起来,下面的空间用来放车库、设备房,上面才是业主散步的园林、休闲的架空层——相当于造了个“空中社区”,让住宅“悬浮”在地面之上。
上海这次的新规,直接给抬板设计开了绿灯。新规鼓励把车库放在半地下层或住宅架空层里。而且这种车库并不算在容积率内;倘若在车库上方再做不封闭的架空层、风雨连廊,这些空间也不计容。
图源: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住宅品质提升的规划资源若干意见》
02
抬板好处多多
要说抬板设计最实在的好处,得从“地下车库的成本账”说起。
传统地下车库是开发商的建安成本大户:挖得深,土方工程费高;怕漏水,防水工艺得用最好的;还得装强光灯、星空顶,后期维护成本也不低。但抬板把车库“挪”到半地下或架空层后,这些成本直接省了一大笔——不用深挖,防水压力小,照明部分能靠自然光。
更关键的是“不计容”这个福利。容积率就像社区的“空间额度”,以前车库要占额度,开发商可能就得压缩户型或绿化;现在车库不占额度,开发商反而能多做些业主需要的东西,比如加宽楼间距、增加社区会所,甚至把车库做得更宽敞。
对购房者而言好处更直接:再也不用跟“阴暗潮湿”的地库打交道了。以后去车库,可能推开单元门就是明亮的空间,阳光从窗户照进来,找车位不用再盯着指示牌;梅雨季也不用担心地库返潮;有些抬板项目的车库门口甚至能看到园林,开车回家都像“穿过花园”。
杭州时舟里实景图
03
外地已经有了上海也快了
“抬板”这事儿,外地已经有案例了。
比如杭州的时舟里,整个小区抬高了3米,车库有1/3在地面以上,低楼层住宅离地面近8米;沐兰台直接做了全架空平台,车库在5.1米高的底层,上面再架4米高的泛会所,住宅首层离地面9.1米,视野和通风都拉满。上海也快了。徐汇的中海招商东安项目,准备将整个社区抬高了约4米,做成了“浮岛”的样子:下面是阳光车库,中间是架空层和园林,上面是住宅。
东安项目效果图过程稿,仅供参考
从效果图能看到,车库的窗户直接对着外面的道路,光线能透进来;业主走在抬板上的园林里,不会被地面的车流打扰,真正实现了“人车分流”。更值得期待的是,这个项目还计划在抬板空间里做更多文章,比如在架空层加健身区、儿童游乐区,甚至把部分空间做成花园。
东安项目效果图过程稿,仅供参考
有了新规的支持,“抬板”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流行。当然,“抬板”也有麻烦,比如归家动线复杂、长期维护成本高等等。未来会不会成为上海住宅建设的标配,先实践,再看市场的反馈。
永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